。可对寻常依附他们的辽民,也需用尽一切办法笼络,俘获了,给与他们待遇,愿意留下来便留下来,想办法在辽锦一带,给他们土地开荒。若要走,也不拦着,提供路费,若是没有银子,便给他们一些路上的干粮。”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似又想到了什么,又道:“对于依附于建奴的蒙古诸部,甚至那些首鼠两端的朝鲜国文武大臣,也需拟定章程,予以不同对待。”
天启皇帝笑了笑道:“诸卿以为如何呢?”
天启皇帝是识货的人,觉得这个办法很妥当,不过他没有急于表示十分的赞许,因为这些话,他这做天子的,不能急着表态,需询问大臣的建言。
孙承宗正色道:“臣督师辽东的时候,也曾想过此策,只是……臣斗胆进言……朝廷可以使此策,可下头各卫、各游击以及总兵,未必能执行。”
孙承宗点到了问题的关键。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从道理而言,关内这么富庶,只要皇帝老子肯向全天下人征税,这金银无数,粮草堆积如山,改一个税制,那建奴人又算什么呢?
可话是这样说,实际呢?
根本就改不了,改了也白改!无论你用什么新法,最终的结果,终究还是要摊派到寻常的百姓头上的,绝无例外!
就如张局正改革前,百姓苦不堪言,改革之后,还是苦不堪言,不缴税的终究还是一文钱都收不上来。
同样的道理,张静一的方略是没有错的,可是你指望那些平日里不杀良冒功、不喝兵血就算不错的军将们,抓着了依附于建奴的汉人士卒,还给他们路费和粮食?
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天启皇帝觉得有理,于是道:“果然,良策只议到了庙堂,便戛然而止了,却无法推行下去。”
他摇摇头,显出了几分惆怅。
张静一则是道:“凡事,做了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