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似乎尚没弄清谁是波才、波连的党羽。”
郡府不知道谁是波才、波连的党羽,他知道。有刘邓这个大内应在,他早就把波才、波连在城中的党羽、亲信查了个清清楚楚,这些人的名单现今就在他的怀中。
不过,他不着急拿出来,寻思想道:“这一场大功劳,我要送给一人。”
他先不说此事,而是问道:“郡中兵力不足?敢问明府,现有兵卒几何?”他虽当过北部督邮,但不管军事,对本郡军卒的数量并不清楚。先问清兵马数量,才有应对叛乱的底气。
“三千余人。”
“吾郡信奉太平道者,以十万计。妖道若起,三千郡卒怕难抵挡。贞有一计,可使郡中立得数千精锐。”
“噢?快讲,快讲!”
“波才、波连虽然不知去向,范绳仍在铁官,可立遣人星夜赴铁官,捕拿范绳,再令铁官令沈容、铁官主簿乐进拣选铁官中壮健可靠者,编为军伍,许其铁官徒戴罪立功,许其铁官奴若立功,可还为良人。彼辈得明府许免罪、许为良人,必能死战。如此,可立得两千精锐。”
钟繇说道:“上午已遣人去铁官捕拿范绳了。范绳不足虑,但编铁官徒、奴为军?”他踌躇地说道,“铁官徒皆刑徒罪人也,今若编为军伍,会不会反而从贼?”
“铁官令沈容忠直堪大用,铁官主簿乐进勇武能服众,有他两人出面,贞以人头担保,铁官徒、奴必不会从贼。”
兹事体大,文太守犹豫不能决定。
荀贞伏地叩,言辞恳切地说道:“今事急矣!妖道一起,三千郡卒如何能支?明府若信不过铁官徒、奴,等他们来后,可把他们留在城外,不许他们入城。如果他们从贼,不过给反贼多加一两千人。如果他们杀贼,明府麾下立刻就多了两千劲卒。利大过弊!”
“卿言有理。”
文太守同意了荀贞的意见,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