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的三公之位,多少人求之不得,对袁家来说却是轻松之极,三公有辟除府吏之权,又有“举吏”之权,所谓“举吏”就是使吏员得以升迁,可以想象袁家的门生故吏会有多少。
荀氏也是天下名族,可荀氏的家是从荀淑起,至今不到三十年,族中固是出了几个二千石的太守国相,可莫说三公,就是九卿也没有人做到过,比起袁氏这样的顶级门阀差得远。
荀贞怎能不放低姿态?
对荀贞的表态,何顒极是欣喜。
何顒是个有侠气的人,不喜欢绕弯子,荀贞不等他提袁绍托付给他的事儿就主动表示愿与他们共除阉宦,这让他觉得很痛快,大喜,说道:“早年,我初见孟德,尝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贞之,许子将誉你为‘荒年之谷’,荒年者,乱世也。袁本初,英俊之才,有孟德、有你相助,我等同心协力,汉室虽将亡,而天下终能安也!”
“汉家将亡”这样的话,何顒都能对荀贞说出来,对荀贞是非常信任。这其中有荀氏素有清名之故,也有荀贞在颍川时曾使张让的侄子张直被捕入狱的原因。
荀贞说道:“是。”
“袁本初志在除奸,今党锢解,被禁锢的名士、士族很多出仕州郡,我辈声势大振,阉宦惶惶,大将军厚爱名士,也许诛除宦官的机会很快就要到了。贞之,你当慎事自重,藏器於身。”
……
何顒身为司空府的掾吏,不能在邯郸久待,与荀贞达成了除阉的共识后,当天下午就告辞离去了。
送走了何顒,回到府中堂上,荀攸、戏志才问荀贞他和何顒上午都闭门聊了些什么。
荀贞不瞒他两人,说道:“何公言袁本初欲说服大将军诛除阉宦。”
“大将军厚爱名士”这句话,何顒暗示得很清楚,袁绍显是想通过何进来诛除宦官。
两汉之世,外戚、宦官轮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