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你亲率两千精骑,两日内必须出发,先前往阳和城增援!本督师已经一路传了谕令过去,令大同镇预备草料!”
阳和城就是阳和卫的卫城,距离大同城百里,是宣大总督平常驻节地。
正所谓军令如山,白总兵接了命令就去准备。
晚上,秦德威召吴姓文书前来,又记录了三首诗,然后早早的睡了。
又到次日,秦德威继续带领亲兵踏上行程,沿着驿途向西而去。一路驱驰,当晚夜宿怀安卫。
过了怀安卫差不多就到了大同镇辖地,然后在黄昏时终于抵达了阳和城。
这里才有正经的总督标营,是宣大总督大本营,设有标下参将、游击各一人。再加上分路参将、本城守备,全城兵力也有一万人了。
但这次俺答深入南边山西腹地,军情紧急,秦督师当然不能像平常那样,坐在督院里发发公文就行。
所以秦督师并没有在大本营阳和城久住,休息一晚后,继续带领家丁和五百亲兵去了大同城。
阳和城距离大同城不过百里距离,骑马半天就到了。
这大同城堪称是方圆数百里内最大的雄城,城墙周长十三里,墙高四丈二尺。
接到牌票得知宣大总督要来,大同巡抚史道、大同镇总兵王升便在东门阳和门外迎接。
其他参与迎接的还有户部驻大同管粮郎中、大同知府、兵备道、游击、坐营参将等等文武官员。
无论出于什么缘故,反正这史巡抚、王总兵两人都不希望总督过来。
总督亲临大同督师,很明显就是对前一阶段的战事不满。
但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迎接礼节都不会差了,该有的表面功夫都有。
史巡抚还很恰到好处的称赞了秦德威几句:“云中本地气候刚烈,未秋先霜,五谷之种多难养,物产素来贵乏,守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