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唐浮生 > 第三十五章 观察使

第三十五章 观察使(3 / 7)

”符存审再次行礼。

武夫皆爱好马,焉有不收之礼?反正,他已经愿为大帅效死了,今后有赏赐不妨大大方方收下。

“再赐银鞍一副。”邵树德吩咐亲兵拿来一副精美的马鞍。

“此银产自皋兰县。”邵树德说道:“今年已产了三百来斤,明年可产千余斤,但也就这样了。某本来是想找铜的,可惜不是没有,伴生之矿中有一些,然少得可怜,不值一提。矿上除了银之外,一年就得了十余斤金、铜,能做甚用!”

兰州铜矿,变成了兰州银矿,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可你若像南美波托西银山一样,整座山都是银做的就好了,可惜不是。

一斤银,铸成银元(30克左右,九成银、一成贱金属),也不过二十枚。即便年产银千斤,一年不过两万枚银元。对个人而言是极大的财富,但对一个有着一百八十余万人口的政权来说,可就真的啥也不是了。

国朝有记录的银矿近百处,有的已经停产,有的还在继续产银。

产量最大的一处,应该是饶州乐平县东的银山。《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每岁出银十余万两,收税山银七千两。”

这个银矿,大概每年产一万斤银。

前次朱全忠去魏博买粮,都押衙雷邺携银万两,河南亦有银矿。

不过就整体而言,白银依然是不足以充当货币的,甚至铜也不行,不得不用绢帛来充当大额面值的货币。

国朝出产的金银,主要拿去做金银器了。比如天宝年间,河陇诸州进贡的麸金,就被拿去做成金银器,然后赏赐给群臣。

皋兰银矿出产的白银,邵树德拿了部分出来做银鞍,与骏马一起,用来收揽勇士。

剩下的,都在当地铸成银元,然后运至灵州存放起来。至于以后怎么用,暂时还没有头绪。

缺金属货币,缺得头都大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