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局势。
二十四日,中军主力抵达灵宝县,镇将朱简亲迎,并提供了数百头猪羊劳军,随后便紧闭城门,婴城自守。
朔方军在潼关、湖城、灵宝三地设立了物资转运中心。
从关中征发的夫子日夜转运,将大量粮草、器械输送过来。因为道路通行量有限,物资转运的速度很慢,这极大限制了行军速度。
折嗣伦所率七千凤翔军夹杂在民夫的车流、人流之中,行军缓慢,急得不行。
这时候若王重盈发兵南下,凤翔军估计要被溃逃的夫子冲散,邵大帅也只得退军,以防后路有失。
越来越感受到河中镇的威胁了!
二十七日下午,邵树德抵达陕县,此即保义军(陕虢)理所。
陕县南倚山原,北临黄河,“悬水百余仞,临之者皆为悚栗”,极为险固。
李泌曾言:“陕城三面悬绝,攻之未可以岁月下。”
这都是坚城,不好打啊!
当晚,邵树德宿于召公原上的甘棠驿。此塬名“召公”,殆陕城合该为邵氏所得乎?
此时朔方军的兵力分布,大致是铁骑军护卫邵大帅宿于召公原。
顺义军屯于陕县东北三里之太阳浮桥。此浮桥为贞观十一年所建,为黄河南北交通要道,可至对岸的平陆县,该县是陕州属县。陕虢军在此置水手二百人,此时亦被驱走。
王卞所领之华州军屯于州西南,绵延甚广,从七里涧隘道至太原仓,连出去好几里。
七里涧隘道,甚险,属于一旦丢失,全军断粮的重点保护区域——说真的,邵大帅都不太想往前走了,现在就想把陕虢占下,一路行来,越走越心惊,这条驿道太脆弱了,整个就行走在一条函道中。
太原仓,仓下临河,为朝廷水陆转运枢纽,河南、河北转运关中的租粟在此集中。
国朝盛时,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