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唐浮生 > 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

第二十一章 三件大事(3 / 6)

励武功,周旋以修军政。成于乐土,副我朝恩。勉服训词,钦承厥命。”

这是一份制书, 以皇帝的名义起草,大体写了任务要求。除此之外,还有正式的官印、旌节、仪仗及其他证明文件,一起发放。

“海隅”、“越俗”,已经很明显说明了地点。朝廷还给了大体方针,即“抚安”、“睦邻”,同时也要“励武功”、“修军政”,基本上该说的都说了。

山高路远,情况复杂,朝廷也不可能给详细的指示,只能如此交待了。

静海军节度使,兼安南观察处置等使、安南都护,领交、陆、峰、爱、驩、长、芝、演、福禄、武安、武峨十一州,治交州。

镇名安南,咸通七年, 高骈收复之后, 诏令置军,赐军号“静海”。

静海十一州,一开始是比较安定的。即便经历了安史之乱,中原藩镇割据的割据, 作乱的作乱,造反的造反,安南一直比较太平。

第一次作乱是在德宗贞元六年(790),因为经略使死了,其僚佐李元度、胡怀义作乱,岭南节度使李复至,将怀义杖毙,元度流放琼州——即便这会,交州仍然是户口相对繁盛的好地方,琼州、崖州是令人生畏的流放之地。

第二次是贞元十七年(801),安南蛮獠杜英翰叛,赵昌出任安南都护,蛮獠皆平。十年后,赵昌回京任国子祭酒,交州州将驱逐信任经略使裴泰,复以赵昌出任经略使,诏书至,“人相贺”,“叛兵即定”。

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安南军乱,杀都护李象古,诏以唐州刺史桂仲武出任安南都护、经略使,诛杀乱军首领杨清,平定军乱。

文宗太和二年(826),安南军乱,逐都护韩约。

武宗会昌三年(843),经略使武浑役将士修城,将士怒而作乱,烧城楼、劫府库,监军段士则抚定。

后面就是南诏将其攻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