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唐浮生 > 第二十三章 政策(给盟主李仁军加更)

第二十三章 政策(给盟主李仁军加更)(4 / 6)

建议,若有商徒在草原娶妻生子,一被发觉,立刻全家押回原籍,不得再往。

“但他们可以跑。”邵树德指出了这些政策的弱点。

草原以北,缺少一个沙俄来堵住部落逃跑的路子,那么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即便如此,也是有效果的。

当然还有一个隐忧,那就是可能会把自己治下的部落养废了。世界很广阔,其他地方的牧民看到他们好欺负,说不定就杀过来了,将这些部落征服。

但还是那句话,即便如此,也是有效果的。真出现那种情况,肯定得中原朝廷出兵了,协助这些部落一起对抗外来侵略者。怕就怕后世子孙不肖,在官员的劝说下怕花钱,轻易舍弃了这些部落,让他们投入敌人的怀抱。

政策总体而言还有瑕疵,还有精细调整的空间。

“第二,须得了解草原。”赵光逢道:“某看大王办州县各学,舍得花钱,不如在经学、医学之外再办鞑靼学、突厥学、回鹘学、吐蕃学之类,寻人授课,广泛培养熟悉草原事务之学生。要想对付他们,先得了解他们,如此才能对症下药,又不激起太大的反弹。”

“这个好。”邵树德大赞。

历朝历代,鲜有人愿意做这种事,可能确实人才匮乏,也可能出于傲慢。

等到草原部落打过来了,整个朝廷都找不到几个熟悉敌方内情的专业人士。对人家两眼一抹黑,甚至连首领姓甚名谁,出身哪个部落,和谁关系好,和谁是死敌都弄不明白,这不是搞笑么?

不了解人家,如何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如何施展外交手段,分化瓦解,合纵连横?别说拉拢人家的仇敌了,不知不觉搞了骚操作,得罪了人都不知道,让联合对敌成为空谈。

傲慢要不得,是会付出代价的!

培养出的人才,可以在专门在理蕃院内收集、分析资料,也可以充作裁决断事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