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唐浮生 > 第六十二章 第二波准备中

第六十二章 第二波准备中(3 / 5)

是“犹未可知”,看他那意思,就差把夏贼要大败给直说出来了。而众人也听懂了其话语中的隐意,喜色连连,仿佛魏博不再是那个刺头“逆藩”,而是忠于朝廷的藩镇一样。

“三份制书,邵贼可起疑心?”圣人笑过之后,又问起了最关心的问题。

“陛下。”王溥脸上喜色不减,道:“邵贼并未起疑,大悦之下,还赏下了许多财货。我等一行十余人,各得钱绢上百。”

这话一出,殿内充满了快活的气氛,诸臣纷纷恭喜圣人。

圣人的脸上布满着不正常的潮红,显然十分兴奋,只听他问道:“王卿,以你观之,若此时召邵贼入大内褒奖、赐宴,他会来吗?”

王溥一听,连连摇头,道:“陛下,臣以为此时邵贼固然喜悦,但还未完全放松警惕。”

圣人听了有些失望。

从他的内心来讲,如果此时就能把邵树德骗来,自然再好不过了。有些名器,还是不要轻易给出去,因为客观上会增强权臣的威势,产生一种此人可取代天子的印象,并提前消化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噬,令权臣篡位时的阻力更小,更加平稳。

不过圣人也知道,邵贼老奸巨猾,没那么容易轻信。舍不得给好处,事情就成不了。

于是他又问道:“那以王卿之见,下一份旨意该何时发出?”

所谓的“下一份旨意”,就是授邵树德相国,总百揆,以朔方、宣武等镇为夏国之事了,一般是他这个级别权臣的“标配”。

而这个夏国,也是正儿八经的裂土封国,国朝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

安史之乱时,郭子仪、李光弼立下如此大的功劳,也不过就封郡王,给食邑罢了,且是一代而终,下一代并不能袭爵。

这个香饵抛出去,邵贼总该信了吧?

王溥故作思索了一会,方道:“陛下,臣以为邵贼喜惺惺作态,此旨一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