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晚唐浮生 > 第1735章 枢相们

第1735章 枢相们(3 / 4)

停过,村烟寥落、人丁稀少,移民到这里属实正常。

钱镠自幼习武,擅长箭术、长槊,不过没机会当兵,后来贩私盐去了。董昌募兵时,二十余岁的钱镠前去投军,一步步发迹。

说起来可能有些离谱。自古以来,都是草原士兵更“牲口”,更能吃苦耐劳,但自唐末以来,中原士兵的牲口程度更甚。

所以,别想太多,捞取战功就是。正如王瑶所说,立功的机会不多了。

而李璘这个人,几乎是武学生的旗帜之一。他担任方面统帅,取代河东降将,一方面是在权力交接的敏感时刻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另一方面则有让太子慢慢笼络、接手武学系的因素。

武学系中赫赫有名的大将李璘出任疏勒行营都指挥使,李嗣源则调回洛阳,暂未有任何职务。

不过,也不是什么降将都不用。

王瑶嗯了一声,叮嘱道:“立功的机会不多了。此番出兵,要旨可已明确?”

“是……”小使听了王瑶的话,勉强笑了笑,说道。

从底层往上爬,没有勇武和战功是不可能的。武夫当国的时代,家世也没个鸟用,爬上去的机会只在功勋。

调兵的命令在数日前就宣布了,他们今日前来,纯粹是来催促的,因为圣人又在朝会上提到了此事。

军营内乱哄哄的,王瑶看了有些摇头。

当然,圣人曾经说过,他每一次战前都制定个方略、计划,但真正打起来,很少能按照计划走的。敌人不是傻子,要能被你制定的作战计划牵着鼻子走,那水平得多差啊!同理,朝廷想让契丹人在西边祸害大食、波斯乃至散乱在广阔无限的草原上地多如牛毛的突厥种部落,这个计划多半也会走样。

反正圣人允许他保留了万贯家财,自己也不可能升官,那自然不用委屈自己了——当过两镇节度使的人,不可能一点脾气没有,过分委屈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