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汉道天下 > 第625章 人心所向

第625章 人心所向(3 / 4)

,却已然成为共识。

为了避免无谓的争论,刘协直接提出最关键的问题:以何种条件接受袁绍的称臣为宜?

片刻的沉默后,杨彪起身。“臣以为,当委任袁绍为冀州牧,使其率部回冀州,安抚百姓。待百姓安定后,再征其入朝为宜。”

刘协不置可否。

一旁有人举起手。刘协转身看去,倒是个熟人,正是杨阜。

杨阜与姜叙一起,率部随刘协入关中,一路上多有接触。受杨修影响,再加上凉州人的身份,杨阜对新政大体上还是支持的。

刘协点头示意,杨阜起身,先向刘协行了礼,随即又向杨彪行礼,报上姓名、籍贯、官职。

“敢问太尉,袁绍需要多久才能安定冀州?若是一直不能安定冀州,朝廷是该罢免他,还是提前征他回朝?若是袁绍拒绝入朝,朝廷又当如何处置?”

杨彪向刘协再拜。“陛下,杨阜所言有理,但事急从权,不宜催迫。臣以为,可以三年为期。时间太短,安抚难以见效。时间太长,又容易滋生问题,养虎为患。”

刘协还没说话,杨阜又追问道:“若是三年之后,袁绍又改了主意,不肯入朝呢?”

杨彪回头看了杨阜一眼,有些不快。“三年之后,若袁绍不肯入朝,我当引咎自免,身执戟盾,以讨袁绍。”

杨阜刚要说话,司空张喜站了起来。“陛下,臣附议。若三年之后,袁绍不肯入朝,臣愿与太尉一起为行伍,决死于阵前。”

刘协笑了。“难得司空这么勇悍啊。”

张喜老脸一红。“臣虽老迈,为天下苍生计,不惜一死。陛下,臣自益州起程时,益州牧刘璋及益州豪俊闻说袁绍请降,无不欢欣鼓舞,翘首以盼。陛下若能赦免袁绍,则益州必随其后。”

刘协盯着张喜看了一会儿,将涌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进驻关中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