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不是会迁都长安,长安太学都将恢复荣光。
与第一点相对照,说明朝廷的重心将由武力征平转为振兴文教。
最后,天子改革的态度很坚决。
五百年之大变局正式进入理论探讨的阶段,天子在新落成的太学召开贤良会议,而不是在宫里,说明这一次规模不小,要把问题说透,为接下来的改革统一思想,减少分歧。
不能空谈经义,要与本地实践相接合,则进一步说明了天子对儒学的现状非常不满,要从根本上进行一番改革。儒术能否在论战中取得上风,不仅是学术上的胜负,更是未来几十年能否在朝堂上立足的关键。
兴亡在此一举,儒门中人,人人有责。
(第三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