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以往杨玉环对自己的好。
“杨玉环真是一个不错的童养媳。”
徐文感叹道。
《儒道至圣》的第四章提到的“祈雨文会”引起了很多官员和儒生的注意。
圣院大陆的县令等部分官员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责:助农。
雨少了,当地官员就要举办“祈雨文会”,召集当地有文位的人做祈雨的诗词文章,如果诗词文够好,才气引动天地元气,那么就会下雨。
如果当地的士子祈雨失败,或者天气实在太旱,那么官员就要准备“文宝”和“圣页”等物,消耗才气书写古代名人的名篇祈雨。
雨多了,就会举办“止涝文会”,遇到蝗灾,就要举办“驱蝗文会”,少不得要作驱蝗调、灭蝗曲。
诸如此类文会不胜枚举。
“诗词文章还能祈雨?”
“我怎么就没想到可以这样做?”
秦明喃喃的道。
大雍的祈雨,主要靠求龙神,但这种方法并不靠谱,很多龙神都不会理会凡人的祈求,所以很多地方出现旱灾。
“一旦儒生能够通过诗词祈雨,我们就不必受制于神了。”
石开感叹道。
《儒道至圣》第五章的内容是:方运进入考房,参加童生试。
《儒道至圣》第六章内容是:方运用笔疾飞,快速答题。
《儒道至圣》第七章引起了很多读者的注意,因为这一章的标题叫“鸣洲之诗”。
“鸣洲之诗?”
“莫非方运写出了一首鸣洲之诗?”
读者们好奇的道。
他们迫不及待的观看这一章,他们想知道方运究竟有没有写出鸣洲之诗?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
写到这里的时候,方运突然停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