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顽贼 > 第五百三十章 礼乐藩属

第五百三十章 礼乐藩属(2 / 8)

场、日月山铁厂、作为手工业基地的俱尔湾百工局、新城书院,西宁城里的廒仓,青海湖北岸的水师衙门兵粮加工厂,这些军事要地统统都建设在河湟谷地的最西边。

毕竟那个时候,谁都不敢把廒仓搁在兰州黄河边上,或者根本没在自己掌控之中的碾伯所。

整个河湟谷地的均田买赋政策,也围绕着这些地方,银钱出自元帅府衙,日用品生产于百工局,这些东西每年向东依次押运至河湟五镇驿站;同时五镇各乡保完粮,这些粮草运到五镇就存在一份微小的路耗。

五镇再运送粮食和分销百工局日用品的银子回到西宁廒仓入库,西宁再送到青海湖加工——以前这样干的问题不大,军粮到了水师衙门,大军不是开赴河卡草原,就是奔赴河湟东边打仗,来回运粮都很近。

可现在不一样了,西宁以西,不需要运粮,就算远征叶尔羌或支援天山,那也轮不到他们运粮,元帅府根本没有这份运力,而东边,战争前线是距离青海湖近千里的临桃巩昌。

以河湟最东端的东关镇为例,一份粮食从这里运至水师衙门,是五百里;水师衙门加工成军粮,再运回兰州,又是五百里,啥事都没干就一千里出去了。

这也是承运只说河湟修路而不提青海湖的原因,他建议刘承宗把水师衙门拆分,只留下一个处理咸鱼、熏鱼的部门,其他加工军粮的人员、技术都向东迁。

刘承宗很慎重地考虑了这个建议,他提出修建西兰轨道,确实有一时心血来潮的成分,但听了承运对河湟路耗的分析之后,反倒是真坚定了修建轨道的想法。

元帅府的行政建制,必然要迁往兰州,有些东西,比如官府吏员、公文档桉,好迁;但也有些东西,诸如铁

厂、矿山、军器局,不好迁。

可这些部门不向东迁,元帅军的所有军事物资就要从千里外开始运送,代价未免太过高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