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杨古利领最嫡系也最精锐的两黄旗、两白旗趁夜举兵向东,奔赴灵丘。
而这一切,宣大总督张宗衡基本上都拿到了情报。
一方面,是黄台吉的军队里有些汉人,就是发了老婆也拴不住心,趁着后金军心不稳的时候,找到机会就往明军阵营跑,跑到大同的都活下来了,自然会把这些情报告诉张宗衡。
另一方面则是张宗衡尽管没有派遣大军出城,但小股塘兵接近应州的后金大营,直接探查情报也没断过。
但情报这个东西需要分析,最重要的是需要结合敌我情况来分析。
张宗衡是个很有材力与胆气的总督,这在大明是公认的,干过两任知府、一任按察副使、一任兵备道,在山西暴揍林丹汗、剿灭农民军,都干得很好。
他甚至早前在阳和就已经亲自领兵跟黄台吉打过一仗了。
但黄台吉统帅的军队,超过了张宗衡能辖制的军队——这在崇祯朝的大明是个很有意思的事。
一个领兵五十人的管队,跟后金五十个人干仗,大概率能干出个一比一;一个参将在同等兵力上,也能跟后金打个不落下风;在遭遇战时一个很菜的将领,都有可能把后金一支部队车翻。
但如果几个参将合兵,或几个总兵官合兵,只要后金的军队超过了明军最高统帅能辖制的军队数量,见仗就是输。
张宗衡其实对东路援军没抱太大希望,东路即使按照皇上说的,能来三万援军,蓟辽的军队要听傅宗龙的、山海关的尤世威他也管不着,宁兵更不用说了,辽军的监军是高起潜——他们这帮人谁高谁低啊,连个说了算的大小王都分不出来,还联军打仗呢?
指挥大兵团,不仅要有指挥的架子和被指挥的兵,还要有能指挥的权。
大军上有监军、下有分权,处处掣肘,这帮人别管是从军的尤世威、吴襄,还是从政的张宗衡、傅宗龙,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