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怕对手跑得太快。
此次刘承宗的命令传到南边,张天琳很好的领会了刘承宗的意图,就是要尽量、尽快把南边来的明军歼灭,好驰援北面,也就是说这次需要速胜。
张天琳最怕速胜了,毕竟这不是一个营对一个营的战斗,显然是几个营对付几个营的会战,他有火箭车这种大杀器不假,但别人也就能站着不动挨一次炸,然后所有人都会在关中平原上跑得遍地都是。
到那时候速胜显然是不可能的。
偏偏,张天琳看别人当旅帅已经眼馋很久了。
如今在不影响刘承宗全盘战略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战术取得能够升任旅帅的大功,才是张天琳考虑战术的要点。
就为这事,张天琳专门把麾下百总以上将领齐聚,展开各种讨论。
还真别说,对张天琳这个大营来说,让张天琳在这场战役里立下大功,属于全军共同愿望。
毕竟从河湟大战的时候,将校军士们就已经有所明悟,升官越来越难了,受限于军队规模,很多该提拔的人都没能得到提拔。
这也是刘承宗设立虎贲营的初衷,立个名目,用学习的借口,拉长立功士兵、军官的升官时间。
因为很长时间里,他们的地盘承载能力,确实养不起更多军队了,把那些该晋升的军官放在书院、虎贲营里学习、交流本身,比他们学到多少才能更重要。
但如今虎贲营都不够用了。
光是张天琳这个营,立功了变成大营,参将还是参将;千总立功了,来了个平调,到小营干的是架空降军参将的实权千总,虽然手上权力大了,但没上去,多少心里有点不舒服。
所以这场关中战役,是他们的机会。
显而易见打完这场仗,输了回青海,能空出好多位置;赢了进关中,能扩编很多军队,要想让张天琳上去当旅帅,这就是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