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献忠口中的王自奇,有印象。
此人本是边兵,张献忠起兵时带葭州宗族加入西营,成为张献忠的左膀右臂。
因此在收编西旅时,刘承宗本着分权的目的,把参将官职给了他弟弟王自羽,并未授予王自奇官职。
所以他一直作为马弓手跟在张献忠身边当护兵头子,确实是个能拼命的猛将。
围攻乾州,王自奇率敢死队第一个冲进城墙缺口。
宝鸡夜战,明将龙在田抓住战机,以战象冲开临洮旅张云起部军阵,同样也是这个王自奇提长刀上阵肉搏,斩断象鼻,迫使战象转头冲溃龙在田的滇兵。
两度立下战功,刘承宗能理解王自奇的求官心切,何况他也很欣赏这种狠人。
因此他笑道:「秉忠兄不必急着给王自奇揽活儿,我已传信兵衙,让一只手赵可变过来,军中需要录功的人成千上万,很快他就有独立领兵的机会了。」
「一只手?」
张献忠楞住:「他不是兵衙的河西清吏司郎中?」
刘狮子笑了一下,道:「多半军队的兵籍俱在河西,当然要河西的人来。」
制度永远是滞后的,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而在版图上狂飙突进的元帅府更是如此。
他们募兵、练兵、选将甚至人事任命,都存在不配套的情况。
这套原始、简单的体系,已经成为刘承宗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
毕竟人力有穷尽之时,蛇吞象式的战争胜利,往往会带来急剧扩大的版图,以及激增的降将降军。
这涉及到人们为何会大规模投降——利益,固有的利益并未被完全破坏,甚至还有可能得到更大更多的利益。
攻略陕西,对元帅军来说就是蛇吞象式的胜利。
刘狮子已经无法紧攥所有权力不撒手,他必须把一分部权力下放到别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