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的预测,都带着贬低。
他说:“三顺王所部,较水平相似之明军,搏战拼命凶性多半稍强,但劣势受挫之韧性,也必然更差,小心应付!”
这话就告诉左光先,说白了,那是一帮欺软怕硬的怂包,放手去揍。
结果还真让刘承宗说准了。
打起来确实拼命,但落到取胜无望的地步,立刻想后路逃跑,跑不掉就投降。
绝不会出现明军那样,即使取胜无望,朝北京的方向磕个头,硬顶炮轰枪打继续决死作战。
当然有色眼镜并不影响刘承宗的智力。
不是因为瞧不起人做出这种分析,而是做出这种分析才瞧不起人。
一来,是三顺王所部,真勇猛敢战的亡命徒和二愣子,早在叛乱和平叛的时候就死了。
二来,则是他们多次投降,思想混乱,本来士气就高不到哪儿去。
说白了,他们找不到拼死作战的理由,不知道为何而战。
明军知道、八旗军知道、叛军也知道,但像他们这种待遇不好的降将降军,作战士气比刘承宗手下的屯牧蒙古营还低。
刘承宗的蒙古营也只能敲边鼓,这还是刘承宗待他们非常好,汉家刘姓皇帝的坟头草都随便吃。
三顺王在歹青是个啥待遇,要军饷没军饷、要地位没地位、要人格没人格。
耿仲明的部下被八旗的蒙古兵偷了铁锅,都得专门写封信给崇德皇帝告状……这哪儿是王爷该干的事儿?
实在是卢可用这帮人掌握着元帅府缺乏的水师经验,才让刘承宗愿意收降他们。
不过待遇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卢可用连投降带俘虏的九百多人,都被解了铠甲兵器,划到孙龙的辽阳营之下,组了个千总部。
把孙龙美的快找不着北了。
因为卢可用当年跟着尚可喜,就在海上曾把他打得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