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华娱1997 > 555 “一身傲骨”陆太郎,“宽宏大量”曹老板

555 “一身傲骨”陆太郎,“宽宏大量”曹老板(2 / 11)

地位超然,它是不可能也不会让旗下公司成为星美手里的刀的。

所以覃老板虽说是院线大佬,但只能自用,想像繁星那样拿来当战略武器,如臂使指,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哪怕比不了繁星,如果能对己方有较大加成,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优势了。

各家影视公司电影出品方或发行方总是少不了中影、上影、乃至繁星的身影。

就是片方因为得拉拢这几个院线方,大家成为“自己人”,这样电影上映时才会拿到足够的排片,同档期不会被其他电影欺负。

星美其实也能勉强做到这点,一些有意在中影星美上映的电影,联系不上中影,与星美合作也是一样的。

单就这种躺着赚钱的资本,除了繁星等少数几家,不知民营影视公司羡慕的流口水。

华谊、博纳等公司从牙缝挤钱、到银行贷款也想打造自家院线,奔得就是有朝一日也能翻身做“老爷”。

不过,随着院线市场越来越风起云涌,上面口子收的极严,投资也越来越大,没有足够的资本,一般公司根本玩不起。

截止到2009年4月末,国内的影院数量仅有1300家出头,银幕数逼近5000。

其中,万达在今年快速发展,短短三个月就投资建造了两位数影院,如今已经有了共有50家影院,银幕数400+块,强势超过中影星美和新影联,杀进业内前三。

而繁星院线如今大概65家影院,银幕500块,去年年末和魔都联合争抢第一。

然而繁星院线虽然强势,但发展比较稳,至少对万达来说,有点“缓慢”。

如果万达后面依旧按照上述那个趋势发展,一年就上百块银幕,甚至更多,恐怕一两年之内,繁星和魔都联合都得被反超。

没办法,双方发展路线不一样,万达院线依托于万达广场,自带品牌和人流效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