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华娱1997 > 番外10 独属男人的浪漫——族谱单开一页

番外10 独属男人的浪漫——族谱单开一页(6 / 7)

尤其在早年间,农村这种乡土社会情况复杂,人多才不会被欺负,把自家子弟亮一亮,某种程度也算是一种震慑。

预算有限就直接立于山上,预算再多一点的就盖个小屋,类似于祠堂,像眼前就是如此,不大一个瓦屋,坐落山脚,能遮风避雨就可以。

更讲究一点的就是盖一个豪华精致的祠堂,还会找族人专门打理,常常供奉,瓜果不缀,香火不断。

老曹家以前在曹轩发迹之前,是连碑都没有的,一是没钱,二是人少。后来有了钱,社会环境也变了,无所谓人少与否,所以就开始折腾。

曹轩最新一次回老家,那个祠堂里外里两进院,门面牌坊修的极好,家族的牌位全部供上,还请了两个亲戚里年纪大没啥工作的老头当「庙祝」。

不过,这个曹家祠堂外表华丽,但人丁是很「寒酸」的,把全部逝去的先人牌位请进去都显得特别空。

原因就是曹轩这一支是逃荒来的,根本没有多少人,至今不过三十多户。

曹轩这支带着逃荒过来的是他太爷,也就是曾祖,其他几支都是和曹轩太爷一个爷爷的堂兄弟。

泥腿子之出身,饭都吃不饱,谁记得祖宗是谁,甚至等老人都走了,曹家后辈至今都不知道自家是从冀省还是晋省逃荒过来的。

所以,老曹家的族谱是从曹轩太爷的爷爷天祖开始论的,再往上就啥也不知道了,曹轩本人是第六代。

一共就这点人,前几代还许多人记不全,跟南方那些大宗祠简直可怜,但架不住曹家有钱,老一辈愿

意弄这些东西,曹轩也就随他去了。

这种宗祠有它的坏处,但也有它的好处。

曹轩和几个负责的老头打好关系,很多事就可以以家族的名义处理。

比如很多亲戚买个房、结个婚、上个学、找工作等事都来找曹轩,让人不厌其烦,自家亲戚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