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秋莎看得懂达鲁文?
而且还看得津津有味的样子?
大概是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喀秋莎小脸满是兴奋地解释道:“这是【莪相的诗章】呢!莪相曾经是达鲁族甚至整个大陆最伟大的游吟诗人之一,他曾经在人类世界游历过,留下了很多绝美的诗歌。我家族里还有幸收藏了一些残卷呢...没想到这里居然有完整的诗!”
她说着,像是狂热的小迷妹,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噢,这些诗歌简直太美妙了。尼古拉斯先生,等你忙过了,我给你读一读它们...那绝对会是世界上最让人愉悦的体验。”
“嗯!”
苏伦点了点头。
原来石碑上记录的是诗歌。
来的路上,苏伦也通过尤塔了解了很多达鲁族的习俗。
达鲁族很特色的一点就是,他们虽然有文字,但他们的传承,特别是法术,却没有任何典籍记载。
用他们的话来说,前人的文字解析,确实能够让我们快速的理解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也局限了我们的视野,固化了某些思路。人与人的见识不一样,感知到的世界并不一样,哪怕看着同一段文字,理解都不一样。
达鲁族人认为他们的一切都是神赐予的,法术什么通过文字记录的必定有曲解,“不立文字”才能让接近神的旨意。
这也是他们曾经“咒骂山谷一战”之后,高阶德鲁伊战士,没人能再沟通神祇,直接就传承断代了的最重要原因。
听上去很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迷信”,但曾经达鲁族顶级强者不少,也就是说,这种传承方式存在某种程度上必定是“合理”的。
苏伦猜测“神谕”可能是像是感悟一样的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唯有一种例外,那就是诗歌。
诗歌可不是什么偏门文学技艺,而是真正能凝聚神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