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科技之锤 > 191 真正的恶名

191 真正的恶名(2 / 7)

年甚至一些期刊如果主编跟副主编都觉得论文质量、价值都极高,干脆绕过评审机制,直接提出一些小修意见,甚至直接在期刊上刊载的情况也是有的。

毕竟对于这些期刊的从业人员来说,想要维持期刊的运转,自然是希望自家的稿件能尽快审核的。毕竟绝大多数的期刊在确定论文发表后既能向论文作者收一笔版面费,高质量稿件同行们想要研究下载,还要付上一笔不菲的费用,谁会跟钱过不去呢?做学术,也是要吃饭的。

所以三月让这些编辑们感觉最欣喜的就是速度极快且似乎不挑食,而且还能给出起码看上去很靠谱的审核意见,当然缺点也是有的,大概就是其给出的评审意见说得好听些也能叫犀利,真实些就是毫无顾忌的冷嘲热讽。

哪怕是审核意见通过的稿子,都能让从编辑到作者打心眼里感觉不舒服那种。

比如宁为专门亲自看过一遍的那篇论文,三月给出的评价是“没有明显错误,同样没有明显价值,未来引用量不大可能超过十次的稿子,差不多也就正好配得上末流二区期刊,所以通过吧。”

真的,负责这篇稿子的那位副主编看到这个通过的审核意见,差点就想动用权力直接毙了这篇稿子。好歹也是影响因子世界排名前四十的数学期刊,凭什么受这种羞辱?

至于那些论文直接被毙掉的稿子,三月能有多毒舌可想而知。比如针对某篇论文,三月在审稿意见中直接给出这样的建议:“这种猴子再进化一百年都可能酝酿出的论文,作者也好意思选择投你们运营期刊,作为期刊编辑难道你们不该反思一下自己近些年的工作时间都干了些什么?”

看了这种审稿人反馈,不管是作者还是编辑,你说气不气?就说气不气?!

三月就这样在数学期刊的编辑圈火了,虽然这些评论暂时并没有外流,但却在圈子内开始传开了,有骨气的主编跟副主编会在圈里直接质问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