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墨唱着的是:
“【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
只得一行青苔。】”
东方韵味,这不就来了嘛!
这种多元素的融合,如果让别人来搞,或许会显得不伦不类,十分突兀。
就好像现在混嘻哈圈的人,很多也开始很刻意的朝东方元素靠拢了。
但这首《千里之外》,不仅仅衔接的很自然,甚至可以说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如果说,rnb的曲风,和美声的唱法,反差已经足够大了。那么,再突然融入极小的一段说唱,会使得听感冲击更为强烈!
陈洛突然觉得,自己舞台结束后,就该老老实实的离开现场的,何必要把骆墨的新歌听完再走呢?
歌曲的a段已经结束了,接下来便是b段。
从舞台效果上来看,a段负责的是铺垫和反差感的营造,至于b段嘛……..那就是骆墨的个人炫技时间了!
一开口,居然不是用a段的流行唱法,而是直接用美声!
这让很多音乐人傻眼了。
“改模式了吗?我还以为这首歌只有副歌高潮部分运用美声!”
“好家伙,这b段里,从一开始就是一句美声,一句流行唱法!”
“他是怎么做到这样自然切换的?”
如今的乐坛,有些人连用一种唱法唱歌,都会跑调,必须融入“电音”,来让自己的音是在调上的。
可骆墨在干什么?
他居然能切换自如!
只听骆墨先用美声唱道:
“【一身琉璃白,透明着尘埃,
你无瑕的爱。
你从雨中来,诗化了悲哀,我淋湿现在。】”
一小段美声结束,他的唱腔瞬间恢复正常。
“【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