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事实推测罢了。还请陛下三思。”
李洵道,“此事本就是南阳错误在先。朕只斩朱宸一人已然是念在朱煜对大齐的功绩所在。他还敢对此抱有冒进的野心?真当大齐无力?
区区南阳三州之地,对朕来讲也不是不能接受。于理于法,都在朕这边。
若是他朱煜真的做出什么愚蠢的事情,大齐所有藩王便可共击之。朕平时对他朱煜宽宥只是因为他是大齐的柱石大臣罢了。”
“陛下仁厚,下臣代王爷谢过陛下。”杜如寒先是作揖拜谢,而后又道,“下臣自然也是不想见到王爷冒进。
但是南阳大军毕竟过多,世子在军中的声誉又好。下臣是担心这件事若是传回南阳,恐部分将军不管不顾,直接冒进。
若发生这样的情况,那对大齐而言也是极不好的。到时候周边各国虎视眈眈,对陛下而言想必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嗯,若是因为这样的事导致我们君臣离心,从而让南境陷入不稳定之中。若真如此,那就是朕对不住南境的黎民。”李洵只是淡淡的说着。
“朱宸所为,死罪难逃,故而朕才下此道圣旨。然,念南阳王朱煜镇守边疆有大功、膝下又只此一位子嗣。朕也不忍心让朱煜断了后。”
说到这,李洵顿了一下,最后补充了一句,“朱宸死或者不死,决定权在朱煜手上。”
“请陛下明言。”杜如寒问道。
李洵道,“大齐南境的安定问题,是朕一直苦恼的事情。那边的不少藩王都对朕阳奉阴违,着实难以处理。
唯有南阳王朱煜对朕言听计从,实乃是大齐的肱骨大臣。”
杜如寒抱拳附和一句,“王爷对陛下的拳拳之心,下臣都看在眼里、”
李洵继续道,“所以朕想和朱煜成立一个攻守同盟的约定,五年之内保证南境的安定繁荣,不得发生任何动乱,让朱煜约束好手下,不要发生任何冒进之类的问题。”
杜如寒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