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河东之急,当成了考校越王的一份作业。
说到这里时,道士就瞧着书生咬牙切齿。
而早对杨广不抱希望的李臻倒没什么表示。
或许是知道的多了。
所以已经见怪不怪了吧。
一路上闲聊、中途还买了一大袋粗盐,俩人来到了西门。
可说来奇怪,刚刚还畅通无阻的西门,此时此刻却忽然被许多官兵给把守住了。
接着便是一群手里拿着扫帚和水桶的工人们朝着城外走。
“……?”
俩人都有些疑惑。
杜如晦好歹是官身,见不让百姓过,他便上前,掏出了腰牌后,冲着对他行礼的捕快打听消息。
李臻在一旁瞅着俩人在那聊了几句,最后杜如晦一指城外,捕快点点头后,上前开路。
见老杜招手,牵着马的道士赶紧跟上。
嘿,民不许走。
官当然能走啦。
一路带着李臻出了城,绕开了那些一边掸水,一边清扫官道人畜粪便的工人,等走远了,李臻才问道:
“什么情况。”
“刚刚朝廷那边来了消息,河东山西抚慰大使李渊,已经过了龙门了。”
“……啊???”
这下,道人的脸上惊讶已经不是“浓浓”俩字就能表达的了。
李渊,要来了?
不知为何,李臻心里有种似是而非的荒唐感。
他也不知道这股荒唐感哪里来的,或者是“终于要见到唐朝的开国皇帝了?”又或者是“终于要见李世民了?”……总之,各种心思在他的心头跟翻花一样的翻涌。
可在杜如晦这,道士脸上的惊讶却是一种喜悦。
只见他一边走,一边说道:
“看来,陛下这次终于没有所托非人。绛州城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