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
可就听捕快拱手说道:
“大人,属下也问了……渔民们说这些时日,咱们市面上的一日的鱼,已经相当于去年五到七日之鱼……这还不算那些不入市,都是被些穷苦人买走的小鱼。他们说……可能……可能是……”
见捕快有些犹豫,杜如晦喝道;
“说!”
“……河神老爷见咱们贪得无厌,让鱼儿躲着咱们走。”
“……”
顿时,老杜满眼的荒唐。
可李臻却若有所思的看向了不远处的洛河。
想了想,他忽然问道:
“网是怎么下的?”
“顺流而下。”
杜如晦回答道。
并且他似乎猜到了李臻所想,说道:
“前些时日刚下过雨,河道里面多有浮木枯树,如果横栏河道,不到半日,就能捕到好多鱼不假,可浮木一冲,网里拦不住那么多东西,就会被冲垮。所以只能等洛水清澈时再横。”
“……原来如此。”
以为是老杜使用方式有错的李臻一听,便明白了确实是这个道理。
他小时候,家里的河也是这样。
平常看上去干干净净的,很清澈。可只要下过一场雨,河水就特别浑浊,上面还有上流的垃圾被冲下来。
导致那条拦截水流的河坝每次下雨看上去都脏兮兮的。
不过……半日能收获百十来斤,在李臻看来,已经够可以的了。
河东才多少人?
老杜给的数据是大业十年的数据,河东郡地处晋、豫之交,黄河之滨,人丁兴旺,虽比不得关陇,但户数也有十二万。
按照“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比例换算,就是六十万人。
而一场战事刚过,第三次征高句丽又没死什么人,想来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