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八百四十一章 国子监,隐秘学问(一更)

第八百四十一章 国子监,隐秘学问(一更)(3 / 4)

,初级的工业器具开始出现,并形成了规范制作的标准。胡元澄改进的钢材,为蒸汽机制作打下了坚实的材料基础,金属管道、金属垫圈、金属阀门,大明匠人纯手工一点点制造了出来。

至于其他的锅炉、汽缸、水箱、放水管、进水阀、进气阀、控制阀、水箱等等,这些对于大明匠人来说,并没有真正的技术难度。

可饶是如此,这第一台蒸汽机的研制,从理论摸索,到工具制造,器具制造,再到组装定型,依旧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

现在,这一个近丈高的蒸汽机终于组装完成。

公输巧、陶增光、赵源、武原四人,代表四方签下了检验文书,将文书交给门口的安全局护卫,安全局第一时间便将文书送向宫中。

朱允炆正在与解缙、郁新、夏元吉商议财政、民生问题。

夏元吉坦言:

朱允炆看着河西走廊方向,道:

解缙、郁新苦笑。

中原失去河西走廊太久了,可以说自唐代安史之乱后,除了张议潮短暂收回河西走廊之后,几百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都失去了河西走廊。

宋?

它的繁华与文风,吹到了河西,却没有将河西收回。

元朝时期,那些游牧民族都想要将农田拿去放牧,怎么可能会让河西走廊扩大农业生产,直接当马场用了。

直到明代,直到朱元璋派遣大军,将河西走廊再一次收回。

只不过朱元璋在西北战略上,更多倾向于防守,加上江南与中原地带都没有恢复生产,更没有余力去开垦河西走廊。

现在到了朱允炆时期,河西走廊没有办法成为一座来供应大军,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农夫、骆驼、马匹、驴、推车,沿着河西走廊古道的路线,前往肃州、嘉峪关乃至敦煌等地。

夏元吉知道朱允炆承受的压力,为了让朱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