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疆是否真如布政使司的太平无事?地方上叛乱有几起,当地回回人、蒙古人是否服从朝廷管理?”
???????????????袁岳拿起竹节,指了指舆图中的乌鲁-木齐:“回皇上,自设西疆三司、府县以来,茹布政使与各县府官吏齐心合力,大力招抚、收拢当地百姓,将原本过于分散的人口聚集在主要府县之内与附近,以便于管理。”
“伊玛目等手持《古兰经》,配合郭三省说服百姓归顺大明,削弱了回回人、蒙古人等对朝廷的敌意。经过两年多招抚,至臣来时,在册百姓已有五十二万,大致占西疆总人口的七成。剩余三成人口,仍在招抚、迁移之中。”
“至今年一月,都司与卫所共出动二百三十七次,其中镇压造反,平定地方五十二次,护送百姓、配合三司维稳一百六十次,救灾二十五次。西疆整体上渐趋稳定,并无大的问题。都司及卫所有能力镇守西疆。”
朱允炆坐了下来,端起茶碗:“对待造反,不可姑息,该杀则杀。但务必清楚他们为何要造反,是朝廷政策不得民心,还是官吏苛责、欺辱百姓,亦或是有人枉法,致民无活路,绝不可镇压了之、一杀了之,此事并非是布政使司单独负责,你们都司也有督察责任。”
袁岳肃然领命。
朱允炆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西疆都司应该监督布政使司,如果布政使司、府县官吏不作为、胡作为,都司可奏报京师。
袁岳想起来一件事,指向舆图上的帖木儿帝国:“皇上,去年里,帖木儿国的哈里镇压了三起叛乱,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并按约定运送来了银两、粮食、牛羊马等,听闻哈里有派遣使臣至京师的想法,若该消息无误,其使臣很可能今年冬抵达京师。”
朱允炆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杨士奇、杨荣也不由地放松许多。
当初朱棣选择放走哈里这个俘虏,让其成为帖木儿帝国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