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等等,有时走在军队前面,有时跟在军队后面,保障着大军行进与物资供应。
民兵方阵,赢得了无数百姓的欢呼,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徭役,尤其是洪武年间,多少次征战,哪一次征战背后没有民兵在推粮食,在扛马草?
后世小推车推出了个大战役,但在大明,在古代,任何一场战斗,可都是推车推出来的啊。抛开民心的成分不论,也抛开胜负不说,要打战争,是离不开百姓支持的,大阅兵给他们四个方阵,是完全立得住的。
无数百姓看着民兵方阵,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属于一个集体的荣耀。
当民兵方阵走过之后,远处的阅兵通道上隔着老远,才走出军士来。
这种留白,似是一种缓冲,平息情绪。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转折,是冷兵器与热火器的转折。
之前的一个个阅兵方阵,无一例外,都可以归属为冷兵器类。但此时此刻正在走来的,却是火器方阵。
在经过一段空白之后,周大志、高忠光带队,踢着整齐的步伐,端着刺刀式火铳,终于出现在世人面前。
火器部队,堪称大明最具毁伤战力的一支部队,由他们压轴(倒第二,后面还有个大招)无疑是正确的。
周大志、高忠光是神机营的将领,都在昌都剌作战中赢得了赫赫名声。
无数百姓看过医护兵、后勤兵、民兵等之后,心态放松了许多,可突然之间,心头又被震撼,迎接众人的是火器兵种的威严。
刺刀火铳军士英姿挺拔,扛着刺刀式火铳,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一步一响,一步一力,缓缓走来。随着周大志、高忠光一声口令,身后的所有火铳军士开始动作!
一晃,寒光骤现,火铳从肩头沉落左手。
一顿,火铳提起,右手猛地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