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说要北征,对付鞑靼、兀良哈与瓦剌,还说出此战之后百年无大战的话。”
“如此说来,这一次战争的规模将是空前,甚至可以说是举国之力去战斗。从建文报上看到,张辅大军已陈兵鸭绿江,倭军在朝鲜境内无人可挡,照此下去,张辅大军定无法协助作战,这也就意味着朝廷需要调京军主力,北方卫所主力出征。”
“据先生们讲,咱们大明的骑兵数量虽大增,可依旧不足,具体有多少骑兵,这是军情机密,孩儿不知,但知道祁连山、天山马场有无数战马。故此孩儿写了一封文书,希望先生转交朝廷,呈报给陛下,让陛下将马场的战马全都投入战争,将游牧之人追赶到天边,彻底将其可战之力消灭!不成想,先生暴怒,持戒尺追赶……”
于彦昭看着自己的儿子,伸了伸手,也想将棍子捡起来,你今年才十二岁,竟敢还朝廷上书,还动辄谈论军事,天下大局!
你小子胆子也太大了吧,再给你个八年,还不得站在皇帝面前,喷着唾沫在那大谈治国之道?
这孩子,太傲了。
得治!
于彦昭最
终还是没捡棍子,而是走向于谦,谆谆教导:“孩子,你有报国之志,有效力朝廷之心,这是好事。但军国大事,岂是你一个小小少年可以谈论的?你最近不是在学永嘉思想,难道忘记了,应先调查,先掌握情况,再去说,再去谈论与论证。你所言武装起天山、祁连山马场战马之策,在为父看来,至少是有两个不妥。”
于谦看着父亲,认真地说:“还请父亲指点。”
于彦昭指了指西面:“其一,祁连山、天山马场有无数战马,这一点应该是属实。可你想过没有,骑兵与骑马是有区别的,会骑马的,未必是骑兵。天山、祁连山两大马场,又能有多少真正的骑兵,你总不能将所有的养马人作为骑兵吧?”
“何况这两地面临着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