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森低头说道:“父亲是想让登莱发动一次针对建奴的攻势,以舒缓我们郑家在闽粤的压力?”
“不错。”郑芝龙点点头说道:“山东、登莱两地,北京掣肘之处,若是弄出些动静来,必然会吸引建奴的目光。那里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想必也积蓄了一些力量。此时,也该释放一二,为闽粤、湖广等地缓解些许压力。……大陆之上,倘若真的无法存身,据台吕以成汉洲之势,想来是不难的。”
-------------------------
1646年8月3日,大明,南长山岛。
对于长山岛上众多明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每日早上和晚间的吃饭时间,或是满满一碗稀粥,或是半块干硬的饼子,或是一块散发浓郁香味的土豆,尽管食物不多,但将其吞咽到肚里的时候,你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和满足。
是的,你不需要像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江淮等地那些里无数嗷嗷待哺饥民一般,在无助而绝望的等待中,慢慢死去。
为了保证清军东西两路大军的后勤供应,这些所谓的大清后方,各级官员不断地在民间征集粮草物资,几乎是刮地三尺,将无数的粮秣一路输送至四川、湖北、江浙等清军前线部队当中,以便他们可以心无旁骛攻伐各地抗清势力。
可能是大明真的不得老天眷顾,从万历晚期开始,一直到崇祯身死,大明各地不断天灾人祸,干旱、蝗虫、瘟疫、流民暴乱,在许多地方此起彼伏地不断上演,将昔日看似强盛的大明,“啃食”千疮百孔,以至于最后奄奄一息,让关外的建奴轻易地杀入关内,继而开始席卷天下。
当建奴入关并占据北方大部之后,那些各种天灾,虽然也在各地时有发生,但爆发的频次和范围却是神奇般的缩小了。肆虐北方、江淮十余年的鼠疫也突然消失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居然渐渐地风调雨顺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