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远远超过汉洲人的普通火炮。若是跟我们进行炮战,岂不是任由我们欺负?
然而,汉洲人将那门火炮远远地停驻在城头火炮有效射程外,然后开始购建炮兵阵地。
“哦,上帝!”古邦治安官塞尔吉·桑佩尔上尉惊呼一声,“那是一门巨大的加农炮!”
加农炮最早起源于14世纪,由一位德意志神职人员发明。屹立千年不倒的君士坦丁堡城墙,在1453年时也被加农炮的炮火炸得粉碎。
加农炮的出现与发展,迫使大部分的城市防御工事进行了重新设计,因为那些直立的城墙十分容易在加农炮的炮火下崩裂。
齐国军队运至古邦城下的加农炮可发射重42磅以上炮弹,专门针对攻击坚固堡垒而准备。加农炮一般与同口径的其他火炮相比,有着更长的身管,因此炮弹可以获得更强的膛内压力和更快的初速,让炮弹可以射到更远的距离。因为炮弹的初速较快,所以其投射弹道衰减较慢,弹道较为平直,破除坚固防御面,也更为有效。
但是,这种威力巨大的加农炮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太过笨重,不含巨大的炮车,仅身管就重 达四吨多,转移和运输极为不便,根本无法适合野战中的机动性,因而,在生产制造出来后,一直被陆战队所嫌弃。
不过,在这次攻打古邦据点时,因为齐国水师连续歼灭两支荷兰东印度公司旗下的机动舰队,基本掌握了帝汶岛周边海域的制海权,无虞荷兰人会随时再次来援。所以,为了减少攻城时的人员损失,登陆部队索性将加农炮运至古邦,想试试这种火炮对坚固堡垒的破坏性到底有多大。
“轰!”一声巨响,加农炮发射了首枚炮弹,但因为仰角稍大了一点,炮弹越过了古邦城头,飞向远方。
几个炮手立即招呼数十名土人,将火炮拖拽着重新复位,然后又降低了几分炮口仰角,准备再次发射。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