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新结果的。
但是,这不代表他可以放松,尤其是大局之下,越来越让人紧绷。
拿起纸笔,写写画画,张行很快总结了几条出来:
首先,无论是东境还是江淮又或者中原,民间和江湖的底色都还没变,那就是深受三征在内的诸多朝廷政策迫害,全然逆反朝廷,这是大局,意味着就算是造反一时坏了,将来也迟早可以卷土重来。
其次,是所有盟友的不可靠性。
淮右盟势力最大,一旦起兵便可以缓解黜龙帮南向,甚至整个黜龙帮的压力,因为大魏但凡有个明白人,都不允许有反贼占据江淮,继而威胁江都、甚至与南阳伍氏兄弟一起隔断江都与东都的全面联系。
但反过来说,杜破阵不是蠢货,他看的清局面,不可能主动成为众失之的,替黜龙帮挨刀子,放任黜龙帮做大。
孟山公不必说了,典型的豪强做派,脑子里只有地盘、军力,但有些本事,可以用,甚至可以倚仗一时,唯独只是骄横狠厉,迟早要在更骄横狠厉的朝廷官军精锐面前吃大亏。
至于王公公那里,且不说势力太小,关键是孟山公的嘲讽与暗示并非虚妄,真到了大军压境的份上,来个北衙的公公作保降了,又待如何呢?
难道要谴责他们无能?
当日一念心动是实话,但事到临头,谁又敢将生死存亡的事情挂到他们头上?
甚至,张行现在深切怀疑起了砀山方向的可靠性,王振一去不返,所谓豪言尚在,人心难测,这大半年下来,自己都改了许多性子和想法,遑论人家?
但是,这不代表着局势就要糟糕到一定地步。
张行深切明白,小周今日吐槽也是有些说法的,那就是朝廷官军必然也是四分五裂,徐州与齐郡必然不能齐力,东都与江都必然隔阂日重,河北重兵十之八九不会过河,甚至不会看乱成一团的东境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