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贪图享乐的皇帝。
朱英听到这话点点头,向老爷子说道:“爷爷,孙儿这些麾下都是会种植的,
便先找个地种下,过上几月,就可以大规模发放粮种了。”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这些面前的作物,称之为整个大明现如今的珍宝都不为过,日后将会有无数的百姓因此而活。
他也没急着跟大孙说将会以他的名义进行,现在的粮种不多,种植一季后,便是大孙名满天下之时。
在朱元璋的心中,甚至早就想好了如何传播大孙名声的法子。
这些高产作物都到了,朱英这些时日以来,也逐渐的摸清楚了老爷子的性格。
或者说最为主要的,便是老爷子对自己的态度。
晚膳过后,朱英就在书房里,开始讨论起诸多学堂的开办事宜。
在这第一批开办的学堂,便是农学堂。
说是学堂,实则是相当于后世研究院的概念,为大明真正的官署,同样有品级官职。
想要大明真正的富裕起来,粮食绝对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马铃薯,番薯,玉米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是可以缓解饥荒被饿死的现象,
但其他小麦,粟米,水稻都是不能放下的。
其中这些农作物的关键,还有化肥。虽说化肥一下子研究不出来,但终归也要开始研究不是。
其次就是匠学堂,用以大明的规划建设,工学堂用以大明的工具设计使用。
还有单独的火器学堂。
这是真正意义上,大明将对火器的研究,形成一条完成的学科,火绳枪的后续开发是一方面,更多是包括大炮在内的相同研究。
火炮,火药这些也是不可缺少,朱英清晰的认知,单独的火绳枪不是无往不继的武器,譬如攻城,水站,这些自然得需要大炮才行。
医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