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什么眉目了。”苏州府最大的暴利所在,就是漕运了。尤其是在盐官这块,越发如此。借水道之便利,贩卖私盐者众多,像张士诚,就是苏州这边的盐贩出身。朱英直达苏州这里,有两个目的。首先就是对治安司的考校,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至少表面上的一些贪腐,将会被逐渐的杜绝。第二个目的,就是要打造苏州造船厂。在苏州这里,因为河道水系发达,所以来往的船只特别多。有需求,自然就有与之相对形成的一个集体。比如船夫,这些善于水性的工人。还有最为重要船工。就整个江南一带,在许多大户宗族的手里,都掌控着对于打造船只,技艺精湛的工匠。河船和海船,虽说是要求不同,但殊途同归。毕竟最早的海船,就是由打造河船的工匠制造出来。朱英的想法,就是要推动整个大明的海上贸易。而想要开造船厂,首先避不开的,就是漕帮。这个时期的漕帮,和满清时期的漕帮,有着很大的区别。满清时期,那是真正的帮派组织。而现在的漕帮,背后的掌控者,都是那些大户宗族。听到太孙殿下说起漕运,蓝田只能无奈抱拳道:“回禀殿下,漕运这边,臣还未能有所接触。”朱英闻言点点头,也没有怪罪的意思。现在的蓝田能够达到现在这么一个情况,已经说超出朱英的期望值了。或许这跟蓝田本身,一直处于军营之中,相对来说比较耿直吧。想了想,朱英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张伯,通知苏州这边的商会,就说是我的意思,准备在苏州府这边,开办苏州造船厂。”“打造的船只,尽皆用于海上贸易所用。”说到这里,朱英微微一笑道;“要传出消息,就说苏州造船厂的四成股份,将会散发至民间,但凡我大明户籍,皆可入股。”朱英要做的,并不是说把整个苏州的所有商人,全部打垮。这是一个不现实的想法。而且造船厂这种大型工厂,需要的钱财,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其实群英商会的资金,已经达到了一个很窘迫的状态。这其中,一是造纸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