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了。
还是那句话。
世上的牛人可不少,25岁发cns的例子虽然不常见,但并非孤例。
比如同样科大少年班出身的曹原曹神。
他在22岁那年就以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发表了两篇论文。
截止到目前。
今年28岁的曹原,已经发表了8篇nature+1篇science,甚至做到过一年发4篇......
至于全球范围内就更离谱了。
比如《cell》最年轻的一作发布者叫daniellebassett,发《cell》前三天刚过了17岁生日.....
《nature》全球最年轻的一作则叫做konstantinbatygin,是那位冥王星杀手麦克·布朗团队的成员。
他在一作发布的时候,年龄才18岁。
和这些天才比起来,徐云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想到这里。
他不由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接着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
片刻过后。
潘院士的声音从对面传了过来:
“喂,小徐?”
不知为何。
在听到潘院士声音的时候,徐云总觉得他的语气有些不对劲。
不过这只是他没啥依据的预感,所以很快他便把这丝念头驱散,说起了正事:
“.......老师,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情况,如今看来,孤点粒子应该可以从实验室脱产了。”
电话对头的潘院士静静听完徐云的介绍,沉默片刻,忽然说道:
“小徐,你说你对基态化的孤点粒子施加了约费阱是吧,既然如此.....”
“你和小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