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拪
这三个小派都有道理。
《永乐大典》的总数有一万册,根据明史记载得知每册长50厘米,宽30厘米,但厚度未知。
假设每册厚两厘米。
那么每立方米可放置333册《永乐大典》,存放下一万册只需要30立方米左右。
而一个现代的两室一厅,面积差不多就有100平米。
换而言之。
理论上只要堆到四分之一的潘多拉那么高,这个房间就可以放下全部一万多册永乐大典。拪
虽然如果按照标准的理制下葬,永陵地宫不存在这么大的空房。
但在定陵的发掘过程中,却曾经有过一个异常发现:
定陵整个地宫左配殿内部是完全空置的。
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争议依旧很大,其中降临派对它的解释是这样的:
左配殿原本是作为殉葬妃嫔的墓穴,明英宗朱祁镇废除殉葬后,虽然已经没有了殉葬的嫔妃,但为了保证礼制的连贯,后边的皇帝还是保留了这间空的墓室。
倘若真是如此.....
那么永陵的这间墓室内必然也是空的,确实有可能存放有《永乐大典》。拪
不过赞同这种观念的人不太多,毕竟没有具体证据左证。
同时如果左配殿里存在《永乐大典》,那么它必然已经失去了抢救的意义,所以才被称之为降临派。
第二种观念认同的人就更少了。
因为地宫的布局属于绝对的禁区。
上下层的限制还好点,可同层你要是敢自己开个小门,修建的时候朱元章都能气活过来打死你.....
因此在所有观点中,幸存派才是大多数。
现在看来.....拪
徐云似乎也是个幸存派?
又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