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四百八十八章 找到你了,永乐大典!(依旧9000大章,求月票!!!)

第四百八十八章 找到你了,永乐大典!(依旧9000大章,求月票!!!)(9 / 14)

意思是......”

潘院士没有接他的话,而是继续说道:

“其实除了小陆所说的积水之外,底层地宫还有一个标准逻辑难以解释的地方,那就是它不符合礼制。”

“华夏古代的皇陵在布局上都要遵守固定的章程,比如说选址,比如说朝向,又比如说地宫的布局。”

“九间墓室的布局是明朝的标准礼制,即便嘉靖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五年,他也很难打破这种规矩——所以很多人宁愿认为《永乐大典》存放于左配殿,也不相信嘉靖会再挖一个下层地宫。”

听闻此言。

饶是对于积水问题依旧心有不解,翁同和童怀军两位考古专家还是点了点头。

这话算是说道他们的心坎里儿去了。

早先曾经提及过。

在相信《永乐大典》存在于永陵的群体内部,可以分成三个派别。

分别是认为永陵在左配殿的降临派。

认为嘉靖在地宫同层开了个密室单独存放《永乐大典》的拯救派。

以及嘉靖在地宫下方又挖了个第二层、用以安置《永乐大典》的幸存派。

其中幸存派不赞同拯救派的原因,就是地宫同层再开密室有违礼制,朝野必然强烈反对。

但实际上。

幸存派的观点,同样有些不符合明朝的皇陵规则。

因为理论上来说,帝棺所在的区域通向的便是‘地极’。

你在地极下方再挖个密室怎么着都有点膈应人吧?

只是明朝的礼制并没有明确禁止这种行为,所以幸存派相对拯救派来说更容易接受一点——但也仅仅是一点罢了。

很多人秉持幸存派的原因,其实不是因为真的信了它。

而是因为拯救派可能性几乎为零,同时降临派认为的左配殿必然早就被积水淹没了,《永乐大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