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家里’的讨论(中)

第五百三十四章 ‘家里’的讨论(中)(12 / 14)

多块的扩散膜都不能用,那么一定是构型解剖上出了问题。”

“但我们的乙种扩散膜可是从毛熊那套数位器设备上破译出的结构,每次复压到数位器的时候终显板面都显示正常。”

“更别说我们还和毛熊遗留下的那十六片旧样进行过对比,也不存在任何.....等等!”

说着说着。

杨承宗忽然想到了什么。

只见快步走到了某个抽屉边,从中抽出了一张类似后世内存条模样的硬质薄膜。

随后他将这张薄膜拿到了另一台类似鱼跃5升制氧机的设备旁,将薄膜夹在了一个凹槽上,自顾自的开始研究了起来。

钱皋韵见状不由与王介福对视一眼,带着其余人员来到杨承宗身边,对他问道:

“承宗同志,你这是.......”

杨承宗的左眼死死盯着位数板,脑袋一动不动,右手则在空气里晃了两下,示意不要打搅他。

见此情形。

钱皋韵哪能猜不出杨承宗发现了某些问题?

于是他便也朝众人做了个嘘的手势,将王介福轻轻拉到了一旁,指着设备低声问道:

“王厂长,那是什么仪器?”

王介福看了眼杨承宗面前的设备,同样低声解释道:

“钱主任,这是毛熊专家留下的金属数位器,主要用来检测气体交换膜的结构。”

“整个设备中录入了扩散膜的各种参数,其中很多微尺度的工艺都超过了我们现有的制备能力,所以算是国内仅有的一台孤本。”

“只要把扩散膜样本夹在凹槽上,通过几种金属粉末的协助分析,数位器就可以显示出扩散膜是否符合要求。”

王介福所说的微尺度实际上就是纳米层级的技术,这领域实际上大量存在于工业界和自然界。

比如说1954年埃弗里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