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算力每秒运算五万次。
同年10月24日,华东计算所的j-501机诞生。
算力同样是每秒五万次。
接着九个月后。
109乙诞生,算力每秒六万次。
这三台设备的时间实在是太接近了,而且从1万算力跨越到5万算力的过程中,算力和存储模块都是一遍过,没有一次失败。
因此后世便有一种猜测。
那就是在119机出世前,兔子们曾经研发过一台真正的109甲。
只是当时国际形势突变,连581项目组都饱一顿饥一顿呢,109甲自然只能被暂时搁置。
等到几年后,兔子们缓过来了。
109甲的一些技术经验便成为了真正五万次计算机诞生的基石。
客观来说。
这种看法在后世市场还不小。
毕竟不是啥黑历史嘛,而且逻辑和史实上也隐约可证。
但认同的人再多,它也终究是个猜测。
徐云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如此偶然的成为这个猜测的终结者。
只能说这个时代的惊喜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不过另一方面。
有了真·109甲的存储模块出场,数据存储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半个小时后。
二十多个长方体被连接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更大的方阵。
方阵上方则被保铮等人按上了遮阳板之类的物件,以此避免太阳的照射。
另外孙俊人等人还挪来了数台电风扇,在一旁呼啦啦的吹着风。
实际上。
如果不是雷达必须在室外运行,这年头的信息存储也做不到与主体相隔太远,这些存储方阵必然要被安置在室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