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第五百五十七章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4 / 13)

吴北生所谓的1.83米,可不是随便一想就冒出来的数字。

这个数字在场的理论组成员其实都不陌生。

它正是去年在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后,导弹项目组在规划未来蓝图时设计的一款导弹。

这款导弹代号ma-302gq,预设长度1.83米,作战半径40公里左右。

这是一款三代甚至四代....也就是五十或者六十年后才可能生产出来的导弹,相当于是后世脑洞风暴的产物。

不过即便是蓝图规划,钱五师他们还是计算出了一些重要参数。

想到这里。

钱五师拿起笔,在演算纸上简单算了一遍。

过了片刻。

钱五师轻轻摇了摇头,否定道:

「不行,高度按3万米来计算,气压是0.016pa,大气温度为224.65k。」

「这种情景下ma-302gq没法在高空停留太长时间,收敛曲线很容易失衡,有比较大的可能会出现意外。」

听闻此言。

一旁的徐云也轻轻点了点头。

早先提及过。

气象多普勒雷达的搜索半径是基地周围500公里左右,u2的航行时速大概600-700公里。

也就是正常来说。

气象多普勒雷达只能确定40分钟内u2的飞行轨迹。

而按照后世的航协标准。

飞艇的上升时速大概是5米每秒,也就是一分钟300米上下,至多不会超过400米

换而言之。

40分钟内,飞艇顶多就只能上升一万多米——这还是最理想的状态。

更别说后续还要通过无线电进行对位校正,这也要花去不少时间。

因此,想要让飞艇飞到3万米的平流层高空、并且调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