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八十章 神农天团!

第五百八十章 神农天团!(6 / 10)

哈里森·沙尔在玉米育种上利用了杂种优势,培养出杂交玉米,产量增加了30%多。

于是呢。

他便又提出了一个想法:

能不能在水稻上运用杂交技术,培育杂交水稻来进行增产呢?

但这个想法直到乔治·哈里森·沙尔去世都没能成功,因为无法找到能保持杂交基因的载体。

上辈子是水稻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雌雄同体,颖花很小,而且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

所以杂交水稻呢。

简单地讲就是植物界的骡子。

动物界的驴和马杂交,产生后代骡子,但骡子没有生育能力。

要得到骡子,要不停的用驴和马杂交。

杂交水稻也一样。

好不容杂交得到的第一代杂交水稻基因,不能传承给后代。

如果要像玉米那样,依靠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每天能生产多少种子呢?

少量试验还可以,用到大田生产上是不可能的。

也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一直都停留在理论端。

除非.....

存在一种特殊的不育系:

它的雄性花粉是退化的,也就是雄花没有花粉,要靠外来的花粉繁殖后代。

有了不育系后。

把它与正常品种相间种植,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就可以解决不要人工去雄便能大量生产第一代杂交种子的问题。

但问题是这个逻辑好理解,可雄性不育系水稻实在是太难找了。

按照历史发展。

袁国粮团队要到整整9年之后。

才会机缘巧合的发现第一颗雄性不育系野生水稻,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野败】。

后世诸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