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的人,已经动身前往京城。
石亭,生父为皮毛商人石大富,母亲是石大富的外室张氏。
石大富的生意需要经常去关外,因此常在边镇落脚,张氏和石亭便住在边镇。
石大富在去关外收毛皮时被土匪杀死,张氏隔年病死,石亭被边镇的一对老夫妻收养,十岁时,鞑子犯境,滋扰边镇,老夫妻被鞑子所杀,石亭成了乞儿,后来流落到距离平城四百余里的孙县,被一位屡试不第的读书人吕文先收留,教其读书习字。
两年前,先帝迁都北上,各地均有民乱,孙县也不例外,吕文先被匪人所杀,石亭再次流浪,凭着他的才学,靠着卖字画代写书信,赚得盘缠,终于来到京城。
柴荟看到此处,笑着摇头,祖父还是如此,做事滴水不漏。
他又翻到下一页,只看了几行,便蹙起了眉头,这个石亭,原来竟是这样的来历......
次日中午,宫里送膳的内侍刚到,琉璃便来刑部了。
他看看正在摆膳的内侍,迟疑着没有说话。
柴晏看到他,便起身走了出来,琉璃也跟着出来。
刑部衙门是六部之中占地最大的,柴晏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问道:“见到那对母女了?”
柴晏口中的那对母女,目前只有两个人,就是林妈妈和婵娟。
今天一早天还没亮,琉璃便重又回到石锅巷盯梢。
琉璃放低声音:“七爷,事情好像不太对劲,小的在石锅巷等着,也没见那对母女回来。正在这时,昨天见过的扫地婆子来了,原来她每天上午都会来这里做工,婵娟做的是皮肉生意,早上起来便是一室狼籍,因此让婆子上午过来干活,婆子收拾好,给她们母女做完午饭,再把午饭放在灶上温着,这里的活计便算是干完了。
往常,婆子干完活,便直接再去戏园子,她每天做两份工,中午吃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