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打了!
褚杰问她:“军中何时能移植眼球了?”
医队:“军中尚无,但下官有点把握。”
褚杰第一反应是“此法不错”,第二个念头却是“怕是难以推行”,他也不曾听闻类似的好消息——若能用健全俘虏弥补己方伤兵,且效率高,褚杰不可能没听说过的。
随口一问,果真验证猜想。
他听出医队语气带着些许无奈失落,便问了句:“主上可有在奏折上回应什么?”
“不允。”就俩字。
任凭她如何跟太医令争取也无用。
她知道康国医者都要遵从《大医精诚》,修德修心,但在世人朴素认知中,俘虏不能算人。若能造福康国武卒,此举为何不可呢?
褚杰:“眼下乱世,尚有俘虏可用,来日承平,俘虏从何而来?此法流传民间,怕是有不少庶民遭殃。于情于理,主上不会应允。与其考虑它,不如多培养杏林医士。”
医队摇头,对此不是很认可:“来日承平,天下安定,又怎会有身体残疾之卒?”
褚杰道:“人之衰老从脾肾起。寻常人无法以天地之气常保青春,若他们手中有钱权势,可否会借旁门左道来助自己仙寿恒昌?”
年轻的脏器总比衰老的脏器有活力。
那些怕死之人抵抗不了诱惑的。
与其面临问题再解决,不如一开始就杜绝泛滥的可能。褚杰跟随沈棠也有十一二个年头了,要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她不可能不答应。强硬拒绝便意味着可能触及底线。
主上的底线是什么?
毋庸置疑。
褚杰:“切勿将主上苦心视作刚愎。”
医队听闻此言,似乎有堵着的地方一下子通畅了,说不出的玄妙滋味,浑身轻盈,念头通达:“医乃仁术,无德不立,无德不精。羞惭,是下官入了迷障,险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