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的吗?”
唐寅的声音传来。
现场的人屏气凝神。
一个新勘探出的煤矿居然拍出六万两银子的天价,这要是再有人出价只能是傻子吧?
“第一次,第二次……成交!”
随着唐寅话音落下,第一个煤矿的拍卖正式完成。
出六万两银子的人,不是旁人,正是苏熙贵。
苏熙贵自然知道这煤矿其实不值六万两,或者说从表面价值来说,四五万两顶天了,六万两银子估计经过八到十年开采才能赚回来,还得是顺风顺水不出任何意外的情况。
但这银子非出不可。
大明矿税改革第一步,由新皇、朱浩和唐寅操持,他苏熙贵既然想在新皇跟前立功,要为姐夫黄瓒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就非得跨出这一步不可。
苏熙贵本来准备的资金,可是超过十万两的。
花钱买个范儿。
六万两银子对别人来说是天价,对他来说却很便宜实惠,竞拍得手,觉得千值万值。
……
……
“零零壹号煤窑,拍得白银六万两。”
唐寅当众宣布,“请出价者过来,缴纳相关款项,且办理证件。另外,零零贰号煤窑,正式列入拍卖……底价三千两。”
今日拍卖的可不止一个新勘探的煤矿。
而且每个煤矿都有编号,相当于官私合营煤矿的序号,以后再提到这些矿场,就要以编号称呼,与私人所开矿场进行区分。
唐寅说话间,第二处煤矿的示意图挂了起来。
这下在场的商贾又不平静了。
晋商是必然不会出手买这种煤矿的,但南边来的商贾却跃跃欲试。
先前最好的煤矿被苏熙贵给买走了,他们也不甘落后,第一批煤矿除了经济利益外,最重要的是政治利益,等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