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百善孝为先,德行育众人。看看吧……学宫自己说的多好,估计差点把他自己都骗到了吧?”
“这帮邪魔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若不是真龙殿下,我们还被这帮魔头蒙在鼓里呢。”
这是拍真龙马屁的。
如此种种,还有很多。
基本上,京都分为了三派,贬斥学宫支持真龙的,支持学宫等待陛下裁决的,以及静观其变,再做思量的。
前者在平民中最多,真龙的信仰已经开始在京都流传。后者则达官贵族们占据了大部分,这帮人最善于投机倒把,也最善于明哲保身。
至于中间者….也就只剩各地学宫,以及众多的书生罢了。
可惜,与天下的黎明百姓相比,他们的人数还是太少太少。
……
京都学宫
传承至此已有千年,伴随着昭阳国而生,也因昭阳而盛,现在却也要因昭阳而亡。
京都学宫,相传是由千年前的圣人夫子所建,门前两棵千年不倒松,两侧树立着巨大的石碑,上刻有:立命、立心、树德,树人。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德行的培养,更是千年起步。
昭阳学宫数千年来,一直强调昭阳人族要仁、义、礼、智、信,并以此践行自身学问。
学宫中遗有夫子经文,是用他山之石所雕刻而成,并供天下学子瞻仰诵读。其中蕴含着夫子一生的理念和修行,是陶冶精神,淬炼修行,稳定心境的不二之法。
曾为昭阳美谈。
这里面还有个典故:千年前,夫子建立学宫,后辈子弟希望在夫子离开前,留下传承和精神。但一般的石头根本承载不了夫子强大的精神意志,唯有上佳美玉方可,但上佳美玉却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