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到了刘辩这方——这可是将来的太子,还犹豫什么?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司徒崔烈摇身一变也成为了支持史侯的臣子,而刘辩也举荐了其子崔均出任虎贲中郎将,以取代袁术。
这些,曹嵩就没有必要告知何进了,就像他同样知道,某位史侯不喜袁氏。
在听完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后,何进也放下了心中的猜忌,在他看来,只要虎贲中郎将这个职位不被董重那方得到,无论王允担任,还是投靠他外甥刘辩的司徒崔烈之子崔均出任,其实也相差不大。
于是在曹嵩告辞之后,他命人唤来王允宽慰了一番,又许下了一些承诺,以安抚有些失望的王允。
相较于何进,骠骑将军董重在得知此事后大为懊恼,毕竟他与刘辩可不是舅甥,自然不会因此息事宁人,当即召集孙璋、渠穆商议对策。
尚书常侍渠穆一边暗自嘲笑董重,一边装得为其考虑的样子劝说道:“骠骑,以咱家之见,虎贲中郎将一职为崔烈之子崔均所得,也并非一件坏事……”
“并非坏事?”董重质疑道:“渠常侍可知,那崔烈已投靠了刘辩小儿!”
“那又如何呢?”渠穆摊摊手,风轻云淡地说道:“崔烈虽是名士,但在朝中根基不深,无甚靠山,那位史侯派人去拉拢,他自然乐得投靠,难道骠骑还指望崔烈严词拒绝,得罪那位史侯?骠骑太看得起那位崔司徒了。……而反过来说,崔烈不愿得罪那位史侯,难道就愿意得罪骠骑么?咱家敢保证,就算崔烈投靠了史侯,也不敢得罪骠骑,这种情况,岂非远比被何进的人再次得到虎贲中郎将一职要好得多?”
“果真?”董重被说得有些心动。
渠穆信心十足地说道:“骠骑试试不就知道了?”
他当然信心十足,就像他毫无负担地‘出卖史侯’,毕竟这件事本身就是那位史侯的授意嘛。
以那位史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