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也能理解,你们怎么说的?”
“微臣已经拒绝了,连弩乃国之重器,岂能轻售?”普西偌言辞凿凿地说道。
他虽然很久没有上战场了,但连弩的价值他还是懂的,尤其是两军近战之前,那密集的箭雨,绝对具备威慑力!
李承乾点了点头:“不急着答应是对的,做生意嘛,只有上赶着的买卖才是好买卖。”
“殿下真要卖连弩?”普西偌有些不敢置信地说道,“这可是国之重器!”
“啥国之重器?”李承乾无语道,“不要学了几个词儿就乱用,国之重器是什么?是你们,是那些做出连弩的工匠,是我们战无不胜的将士,也是大明王廷的每一个子民,但偏偏不是什么连弩。
相信我,只要我们还在,比连弩更好的兵器我们也能造出来。
再说了,如今大明王廷都穷成啥样了?能赚点儿就给我狠狠的赚他一笔。”
听李承乾这么说,普西偌点了点头。
这话没毛病!
当然,他不知道,李承乾之所以愿意卖给阿史那咥力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双方暂且很难发生冲突,二是这家伙也是个没本事的。
未来他拿下了整个吐谷浑那就必然要和西突厥打交道,边上是条狗还是条狼,那区别可大了。
既然想在这一带成就自己的雄图霸业,未雨绸缪也就是难免的。
你换吐蕃或吐谷浑想采购连弩试试?
李承乾能卖他们一支箭都是奇迹。
地缘政治便是如此。
就在李承乾和普西偌,李勤俭聊着的时候,伊原锡也回来了。
他招待的是吐蕃使团。
对于吐蕃使团的来意,李承乾不用问都知道是咋回事。
“殿下,吐蕃想和我们共开互市。”伊原锡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