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了,都退下吧。”
说完,李二便摆了摆手,好似这件事儿跟他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众人闻言,也是无语,不过李二都这么说了,众人也就只好躬身告退。
等众人退出行宫的时候,终于有人忍不住问道:“仆射,几位尚书,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能有什么意思?”当即就有人说道,“陛下这明显是心动了,想要在暹罗复刻下一个大明。”
“话也不能这么说。”房玄龄闻言,摆了摆手,道,“大明的确有许多可取之处,陛下也不过是想尝试一下大明的诸多政策,在我大唐到底适用与否。
这不管是对我们来说,还是对整个大唐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儿。
毕竟,未来若是殿下回长安,那未来的大唐难保不走今日大明之路。
提前熟悉一下,总不至于今后手忙脚乱吧?”
任何事情都是多方面的。
房玄龄自然明白,李二这么做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尽早的适应未来的大明,可这会儿在这里,他不这么说,又能说什么?
“行了,回公廨再说吧。”见众人快有聊下去的趋势了,长孙无忌无奈地说了一句。
他是知道的,这些家伙真就能站在这里聊一天。
不过他既然都这么说了,大家自然也不会驳了他的面子。
“郑国公”回到公廨的时候,马周便率先站了出来,朝魏征拱了拱手,问道,“下官记得,之前郑国公在大殿上有提到过大明的一些策略方针。
不是说下官不能理解,只是下官比较疑惑,当初日月山真就有郑国公所说的那种凝聚力?
而这种凝聚力,便是如郑国公所言,那般凝聚起来的?”
马周的确就是单纯的疑惑。
李承乾在赤水源立国的时候,他甚至都没资格掺和到这档子事儿里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