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希维尔也不慌不忙地回答:“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你们飞升者或者说超凡者的贡献,真的有凡人们大么?”
“不,你们扮演的角色只是武器。”
“武器固然重要,没有武器人类文明就无法生存,不能生存就谈不上发展。”
“可生存之后的社会进步、文明发展,也是你们这些‘人形武器’推动的么?”
“不——推动文明进步的是工匠、是学者、是作家、画家、音乐家、科学家、工程师....是千千万万个凡人。”
一切历史的前提,都是物质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
最广大的生产者,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文明的推动者。
符文之地有它的特殊性。所以李维早就在文章里针对性地提出,不能将超凡者的破坏力,和劳动人民的生产力混为一谈。
超凡者武力再强,也不代表他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可以远胜凡人。
更不代表,他们就可以拿着“贡献论”的借口,合理合法地骑在凡人头顶。
“可是...”阿兹尔并没有就此认输。
尽管在辩论中连连失利,但他还是找到了可以反驳的地方。
“你说的对,希维尔。”阿兹尔先部分认可了这位不孝女的话:“人类文明的璀璨和辉煌,少不了那些工匠、学者的贡献。”
但他又说:“可问题是....”
“大多数人类,都只不过是无知的愚民。他们甚至连字都不认识,从事的工作也只是最无意义的体力劳动,而不是创造性的研究发明。”
“真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不还是那些少数天才学者、少数知识精英吗?”
“这和那些搬砖的泥腿子有什么关系?他们对人类文明有什么贡献,凭什么和精英享受平等的地位?”
阿兹尔很聪明地无视了精英诞生于大众